高郵農商銀行 創新特色產品優化金融服務
近年來,高郵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服務“三農”、服務小微企業、服務社區民生的市場定位,積極創新特色金融產品,優化服務,助推實體經濟發展。圍繞“三農”、小微、民生服務等領域,不斷完善和豐富產品體系,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得到持續提升。
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主線。一是優化擔保方式,積極研究支農創新模式,借鑒其他地區優秀經驗,逐步探索“政銀擔”“政銀保”“兩權抵押貸款”等創新做法,加強與省農業擔保公司開展合作,陸續推出信用貸、親情貸等貸款產品,提升農戶貸款可獲得性。二是擴大客戶群體,以產業扶貧為重點,對本地區重點開發的鄉鎮特色項目、棚戶區改造、農田水利建設等重點設施項目建設進行實地調研,差異化服務鄉村振興。印發了《扶貧貸款盡職免責管理辦法》,和市政府合作發放扶貧貸款,助推產業發展與帶動貧困農戶脫貧相結合。三是拓寬服務邊界,大力拓展農業產業貸款,持續深化與當地涉農龍頭企業、特色養殖戶的合作,針對當地夏糧、羅氏沼蝦收購活動,制定專項工作方案,為本土農業產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。
聚焦小微企業精準需求。一是做實企業走訪,梳理國地稅企業清單匹配該行的無貸戶,對7941戶納稅企業建檔建面,聯合該行草擬的《名單類客戶集中走訪營銷活動方案》,精準定位不同類型小微企業資金需求。二是專注產品創新,深度結合小微民營企業發展現狀,進一步推動郵福法人易貸、郵福快易貸、科技貸、金融實業貸等已有產品的應用。同時,結合該行存量抵押貸款客戶的特點,充分發揮優質抵押物的市場價值,對優質客戶創新推出“抵押信用貸”。三是提升服務效率,進一步優化調查流程業務、信貸審批機制、信貸產品制度。聯合市政府合作申請政府發展專項資金,重點解決企業轉貸、續貸等需求難點,為小微企業打造全方位的服務體系。
著眼本土民生金融服務。一是打通服務渠道,加快覆蓋金融便民服務到村、融合支付POS機等電子機具;通過布放機具,拓寬服務群體及地域范圍,推進網點向輕型化、智能化網點轉型,實現“線上線下”渠道的融合,真正打通金融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二是拓寬服務領域,陸續開發上線了省建工平臺、非稅收入、稅銀、電信繳費等系統,利用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+生活服務”的創新應用,提供生活繳費一站式服務,真正實現讓市民群眾少跑腿,讓信息多跑路。三是深化服務格局,與市教育體育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,利用雙方優勢互補,為該市教體工作者提供本土化、定制化金融服務,促進金融與文教事業融合發展。通過合作示范進一步加深與當地機關部門、事業單位合作聯系,構建多層次、全覆蓋的金融服務格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