睢寧農商銀行“三新”著力解決“兩難一貴”問題
近年來,隨著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深入推進,睢寧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力發展,但“融資難、融資貴、難貸款”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。根據省聯社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訪活動工作要求,睢寧農商銀行通過構建新機制、創新新模式、建立新理念的“三新”舉措,全面深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走訪調研和全面建檔工作,著力解決“兩難一貴”問題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新模式,線上線下融合,解決“融資難”。一是打造互聯網服務平臺。依托“惠寧小貸”平臺,以白名單的形式將已授信客戶置入平臺數據庫,實現在貸款限額內線上隨用隨貸、循環使用,截至今年9月末,161戶新農主體在線上平臺簽訂了貸款合同,金額1967萬元,余額1573萬元。二是打造風險共擔機制。創建政、銀、擔合作機制,率先開辦“蘇農擔惠農快貸”,實現小額農業貸款擔保業務批量作業,截至今年9月末,已為41戶新農主體辦理蘇農擔貸款1650萬元。與縣興企擔保公司合作,為5戶龍頭農業企業提供3300萬元授信支持。三是實施金融駐村服務制度。設立金融駐村服務點30個,實行信貸人員定期駐村辦公制度,通過手機位置軌跡定位的方式,將金融駐村工作做真做實。讓客戶經理零距離接觸掌握新農主體經營者的經營狀況和需求,面對面提供咨詢和金融服務。
新理念,同發展共繁榮,解決“融資貴”。一是降低服務成本。對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企業,給予辦理小微無本轉續貸,給予信用恢復期,幫助其渡過難關。對購買大型農機具、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,創新農機貸、惠農快貸等貸款品種。截至今年9月末,已為7戶農業龍頭企業辦理小微轉貸3950萬元,發放農機貸238戶、余額1262萬元,發放惠農快貸24戶、余額1210萬元。二是降低融資成本。不斷加強與婦聯、殘聯、人社局、團委等部門的溝通協作,相繼推廣婦女創業貸款、殘疾人創業貸款、惠寧創業貸款、青年創業貸款等具有財政貼息或低息特色貸款產品,解決了新農主體融資貴難題。截至今年9月末,為全縣64位新農主體經營者發放各類特色創業貸款總余額615萬元,每年減少客戶付息支出共計近40萬元。
新機制,精準獲取信息,解決“難貸款”。一是建立“名單池”。積極對接聯系縣工商部門及農業管理部門,獲取轄內存量新農主體名冊3856戶,并按季對新注冊戶進行更新,按照屬地管理原則,開展走訪建檔授信與營銷活動,做實做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工作。二是搭建“數據庫”。為加強日常監測與管理,該行自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子化管理數據庫,制定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據庫化管理辦法》,時時掌握走訪建檔進度,監測檔案信息完整性。三是提升“覆蓋面”。通過明確管戶責任人,分類制定走訪計劃,開展授信年檢、專項營銷等活動,建立完善客戶經濟信息檔案,構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長效機制。截至今年9月末,已完成轄內2756戶有效新農主體的走訪建檔,授信1607戶,授信金額3.47億元,授信面58.31%,用信1148戶,用信余額2.79億元,用信面達到71%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