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農商銀行網點綜合轉型激活“經營細胞”
網點是銀行最小的經營單位,也是面向客戶的第一窗口。網點活、經營活,網點優質高效的服務,將激發全行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。南通農商銀行積極順應競爭新形勢、發展新變化,扎實推進網點經營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,激活網點人力資源,提升點位綜合貢獻。
堅持風控先行,“人防+技防”牢筑風控底線
完善崗位約束強“人控”。為規范內部管理,該行梳理完善了不相容崗位,加強了分離約束和日常監督。運營條線上,在保證各崗位合理設置、職責權限合理劃分的基礎上,梳理確定了現金的保管與盤點清查分離、會計檔案的保管與經費出納分離、會計核算與事后監督分離等19個不相容崗位,確保各崗位之間權責分明、相互制約、有效監督。
完善設備配置強“機控”。該行按照“135”工程規劃,序時推進網點營業場所安防達標工作,已完成46家網點標準化改造,全部領取安全合格證,為全行82家網點按要求配置了高清攝像頭。該行對全行82家網點202臺現金自助設備,包括ATM、STM、硬幣兌換機等,全部安裝了指紋動態密碼鎖。通過生物活體指紋識別技術、密碼鎖管理系統,有效防范用戶串用、混崗等操作風險。
完善平臺應用強“技控”。為提升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技防水平,該行2019年啟動了內控預警監測平臺風險模型建設,致力實現內控風險識別數字化、模型化、智能化,進一步加固內控安全。目前,已研制并通過驗證模型61個,監測范圍覆蓋11類風險節點,各節點發生差錯將“T+1”下發,初步實現了精準取數、自動識別、及時下發的建設目標。
突出服務立行,“硬件+軟件”提升服務水平
推進標準化改造。按照“先急后緩、先易后難”的工作思路,高效推進網點標準化改造工程,今年先后完成觀音山支行等6家支行整體改造,網點對外形象有效提升。同時,該行不斷創新營運手段與作業模式,研究完善集中運營服務模式。在全省農商行中率先試點開展對公賬戶管理系統上線,在總行設立賬戶管理專員,集中線上辦理對公賬戶開立、變更、銷戶等業務。在全省銀行機構中率先開展區域現金中心試點,致力于實現集中現金配送。研究制定“基層減負年”實施方案,持續減少網點事務性工作,將柜面人員從重復性業務中解放出來,更多專注于營銷服務。
推進硬配置升級。2019年,該行全面布局推廣STM機具,通過“機器換人”,同步提升柜面服務效率和質量。全年,安裝主機柜127臺、現金柜64臺,實現了網點全覆蓋。
推進軟實力提升。該行圍繞“打造銀行業綜合服務標準化建設品牌”的總體目標,穩步推進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。通過全面對照梳理、動態調整更新,形成了一整套金融服務標準明細。2019年,順利通過項目中期驗收。積極參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、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“2019年度金融機具及金融服務企業標準'領跑者'活動”,成功入選國家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,榮獲“企業標準領跑者”稱號。
釋放效能優勢,“廳堂+零售”構建敏捷團隊
加強柜面服務隊伍建設。推行支行柜面人員定員定編,根據網點業務量、全行平均業務量、點均柜面業務績效等指標,科學確定人均標準業務量,核定各網點柜面人員數量。配套完善雙休試點、彈性工作、集中代班、跨網點支援等機制,切實保障網點服務水平。
加強零售經理隊伍建設。在確保減員不減效的前提下,柜面人員分流92人充實到零售經理和客戶經理團隊,實施“零售直營+駐點網點”的經營模式,切實推進網點由“交易處理型”向“營銷創效型”轉變。首批26名零售經理,3個月內營銷信用卡客戶1261戶、收單商戶2044戶、ETC客戶924戶、手機銀行客戶1382戶、電子銀行客戶1345戶,銷售理財6126萬元,創造信用卡分期中收366.22萬元,人均產出遠高于傳統柜臺營銷。
加強內勤行長隊伍建設。完善內勤行長日常考核管理,堅持每月考核,考核范圍包括日常工作、制度執行、會計核算、服務質量、系統維護五個方面。嚴格執行考核結果運用,實行末位淘汰。同時組織后備內勤行長選拔,切實保證隊伍優進拙出。
|